人来到世上,无非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服务号万行开示.jpg

在十余年的建寺过程中,我有几个阶段的感悟。第一阶段,修行就是修福修慧,福慧具足了,你想干什么都容易成就——


001.jpg

三个阶段 不同的感悟


你想到东方就到东方,想到西方就到西方,你想当企业家、想当大和尚、想升官发财,都没有问题,前提条件是你要具备福慧这两大资粮,要有本钱。


没有本钱,你想要个好身体都不可能,更不用说开悟成佛、开山建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了。


第二阶段,我们人有无限的可能,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鬼。大家都想成佛,如何才能成佛呢?


除了第一步福慧资粮要具足之外,第二步,要有气量、有格局、有承担的精神、有奉献的精神、有忘我的精神。


你想开悟,你有开悟的格局吗?你想成佛,你有成佛的格局吗?你想统领大众,你有领袖的气量和格局吗?纵然你有福报、有智慧,如果没有气量,没有大的容器,资粮再多你也装不下。


IMG_1617.jpg


你是一钵的量,你就只能装一钵的资粮;你是一盆的量,你就只能装一盆的资粮。你是一湖的量,你就可以装下一湖的资粮;你是一海的量,你就可以装下一海的资粮。


量大就装得多,量小什么也装不下。


你是一棵盆栽,长一百年还是花盆里的一棵小树。如果把小树种到大地上,十年、一百年就是一棵苍天大树。一个是盆的格局,一个是大地的格局,差别有多大?


所以你想成佛,就要有佛的气量和格局。


第三阶段我悟到的是:一切都不是你的,只有生死才是你的;一切都不重要,只有生死才重要。所谓生死,就是活着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死了你要到哪里去。


今天我就着重给大家讲一讲第三阶段


001.jpg

如何生?


既然一切都是假的,都不属于我们,只有生死是我们的,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如何面对死呢?


你生都没有生明白,活得稀里糊涂,一塌糊涂,你死了,会死得明白吗?会死得痛快吗?死了之后你能做主吗?你想到第几界天,你能做到吗?


你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跟风从云的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能做自己的主,你说你死了能做主,可能吗?你还是做不了主,还是一样跟风从云。


生前我们的生活、修行和定位,对死后的去向和着落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死了之后去哪里完全取决于我们生前修行的功夫和所受到的熏染


我们生前熏染的是什么,我们的心着落在哪里,死了之后,这些就会成为我们的业缘牵引着我们到相应的地方


生前我们的心在哪个领域里用得最多,投放得最多,命终之后,我们就会被哪一方面的力量接引走。我们活着的时候是什么定位,死了之后就会对号入座。


因此,活着的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要发愿、行愿。


IMG_8027.jpg


我经常会问自己,以我目前所做的一切,死了之后我能到极乐净土吗?能到三界外吗?我修了多少功德?修了多少福报?修了多少智慧?问完之后,我心里很惶恐


尽管我算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仍然觉得自己没有修多少功德,没有修多少福报,没有结多少善缘,仅凭这一点点,来世别说到三界外,就算投胎做人,想做个大善人、大富翁,福报都不够


生前你对三宝没有付出,对社会没有付出,对众生没有付出,或者付出的很少,你说你死后能到三界外,能证到不生不灭,你骗谁呀?只能骗你自己!


作为学佛的人,我们都知道要修好十善,守好五戒,广结善缘,但是善缘我们也没有结,十善也没有修好,哪有资粮到三界外呀!


佛菩萨之所以是佛菩萨,是因为他们有广大的心量同体的悲心忘我的精神承担的精神


我们凡夫俗子如果能做到忘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自己,遇到事情都敢承担,只要有人需要都乐于奉献,我们也就是菩萨了。


修行人一定要把心定在佛的境界,而不是人的境界,否则你无法与佛相应。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乃至人与神之间的差别,都只看你有没有发心,你把心放在哪个高度。你把心放在三界内,将来你的果位就在三界内;你把心放到三界外,将来你就得三界外的果


001.jpg

如何死?


至于如何死,你不需要学,你只要学会了生,自然会死得很高贵、很解脱。如果你生的时候稀里糊涂,随业流转,死了之后,连阎罗王都不要你,你只能在虚空中飘来飘去,变成孤魂野鬼。


为什么现在附体那么多?就是孤魂野鬼附在人身上。有些被附体的人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有了神通!


IMG_6408.jpg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不过百年左右,所以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尽量去培福报、结善缘。


你学一辈子佛,当一辈子和尚,不做佛事,不报佛恩,不普度众生,你的功德、福报从哪里来?智慧从哪里来?


什么叫佛事?凡是发扬佛德的事都叫佛事。譬如,讲经说法、建寺安僧、持戒垂范、无我奉献等等,都是佛事。


就像这次行脚,我们千里迢迢,辛苦地徒步,为的是什么?是为了好玩吗?当然不是,是为了自我修持,示现佛法,教化四方。

001.jpg

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说,我开悟之后再结善缘,现在我还没有开悟,我要闭关用功。其实,这是对修行的误解,对闭关的误解。闭关是关我们六根的门,而不是关外面有形有相的门。


如果外面有形有相的门关了,但我们六根的门没有关,有什么用呢?并不是把门关上,把腿盘起来念佛、观想、诵经、持咒,才叫修法,才叫行道,把心放在做事上也是修行,也是行道。


我问大家,你一心一意地念佛,和一心一意地打坐,一心一意地诵经,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没有区别?


那么我们转一个方向,你一心一意地写字,一心一意地弹琴,一心一意地绣花,一心一意地剥花生,这和念佛、诵经、打坐在本质上有区别吗?


当然,你会说在相上有区别,但从自性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在用心,在和某件事情合二为一,都是在修专注力、修定力。


IMG_7949.jpg


就如同我们今天行脚一样,一天走几十公里,这和你打坐、诵经、念佛有区别吗?如果你真的在用心行脚,哪里有时间打妄想?一打妄想你就掉队了,一打妄想你就走偏了。


八万四千法门从相上看是有差别,但从心上看,从自性上看,没有差别。


当有一天你发现你念佛找到了入道的感觉,在行脚的时候,剥花生的时候,你也能找到入道的感觉,你也在状态中。


同理,当你行脚或者剥花生达到了一心不乱,找到了感觉,捕捉到了道的影子,你再去念佛,马上也能进入状态,这是真实不虚的。


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无非都是在修心。现在我们没有突破相,所以落在差别相上。如果突破了相,回到心上、自性上,你会发现没有差别。那个时候就要恭喜你了!


001.jpg

这样走路,步步生莲花


行脚和打坐一样,也要万缘放下,就专心地走路。你走路还念佛,是多此一举,头上安头。


切菜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砍柴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那不是一心二用吗?那不是散乱心吗?你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走路的时候就走路,劈柴的时候就劈柴,修行必须一心一意对一境。


所以,剥花生的时候,你就全心全意地和花生融为一体;剥完花生到斋堂吃饭,你就一心一意地吃饭;吃完饭回到房间,你就一心一意地打坐。


如果你认为打坐、念佛才是修道,劈柴、做饭就不是修道,那说明你还在相的层面上修,没有回到心上修。


回到心上,嘻、笑、怒、骂,甚至睡觉都是在修道,因为你牢牢地抓住了心、抓住了觉照。如果没有守住心,就是打坐、诵经,也与道不相干。


1D0A6232上師在龍石雕前打坐.jpg


有的人行脚一天下来,身体又通透又爽快,那说明他一心一意在行脚,没有打妄想。


有的人则一直在打妄想: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啊?我的脚怎么这么痛?我的背篮好重……你自然会觉得疲累,觉得道路漫长!


怎么对治妄想呢?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你就想像:


我身上的包袱没有了,路没有了,天没有了,队友也没有了,就我一个人走在旷野里,走在大自然中,走在宇宙中,顶着天,立着地,唯我独尊……我不是踩在路上,而是踩在莲花上,越想越轻,越想越轻……这时候物我两忘,个体消失了,你不存在了,你还会觉得累吗?


这就是用心理影响生理,用心理改变环境。


佛教不是说一切唯心造吗?八万四千法门也是心造出来的,因为心会散乱,会胡思乱想,所以干脆主动让它想一件事情,让它忙于这件事情,它还会打妄想吗?


八万四千法门就这么来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001.jpg

别说是末法时代


生命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修行的境缘,所处的每一个环境都是让我们成长的,都是我们修行途中的工具


就如同今天我们行脚一样,行脚也是我们修行途中的一个工具、一个法门。只要你用心,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修行的法门。


透过生活中的这些工具、这些法门,我们把心性修好了,就到达彼岸了。但是,法门不是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道,只是迈向道的一个工具、一个阶梯。


IMG_1575.jpg


有人说今天这个时代,诱惑力太大,干扰太大了,末法时代没有好的修行环境。其实,哪一个时代都一样,从佛时代开始就是佛魔共住。


佛教说的正法、末法在任何时代都是并存的。佛经讲,只要有三个清净比丘在一起,正法就在。


你发了心,你就代表正法;你不发心,你就代表末法。即便释迦摩尼佛再来,你待在佛身边,如果你不发心,你也代表不了正法。


因为正法、末法取决于我们发心与否,不是根据时间来衡量。


你会说,佛教确实有提到末法时代,基督教也谈到世界末日,那是我佛慈悲、上帝慈悲,目的是告诫、警示身边的弟子要好好修行!


001.jpg

装入阳光,黑暗便没有了空间


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我们修行,就是要把阳光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你天天勤修戒定慧,贪嗔痴就跑不出来。你天天发挥你的优点,你的弱点哪里有机会跑出来?


有的人不修戒定慧,天天打压贪嗔痴。你乍一听,好像他在做正确的事。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天天打压贪嗔痴,就是天天把心放在贪嗔痴上,住在贪嗔痴上。


你的心住在黑暗里,想驱走黑暗,这不是螳臂当车吗?最后很可能你就被黑暗吞噬了!可是,如果你的心住在阳光里,你就像一盏灯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没有黑暗,走到哪里,你就代表正法。


微信图片_20211203173303.jpg


大家今天来到东华寺,就把东华寺当家,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放松放松。有什么要求,就向我们的知客师提出来,我们会尽快给大家准备好,尽量地满足大家。


尽管佛比法重要,法比僧重要,但是佛和法是靠僧托着的,没有僧宝,佛和法早就不存在了。人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之所以今天我们还能闻到佛法,就是因为有僧人存在。所以说三宝之中,僧宝最重要。


出家真的不容易,没有退路。世间人不喜欢一份职业,还可以换另外一份,我们出家人不行,只能当和尚,没有退路,只能义无反顾地前进。


祝愿你们在这次行脚的过程中也能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圆满地到达目的地!


2019.11.24

书院精选

《打坐有杂念怎么办?》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退路太多,反而没有出路》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9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WeChat 圖片_20190330180110.png



0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键添加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