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日记 ‖ 佛学滋养了我,重塑了三观,拯救了我的人生

微信图片_20210713102256.png


 


佛学滋养着我,让我三观得到了重塑。


财富从布施中来,服务也是一种布施,服务的人越多,范围越广,所能收获的财富也就越多。



没有起心动念

所以与佛无缘


佛学上我是一个初学者,在没有正式接触佛学之前,一直对佛学有着很大的误解,总觉得烧香、拜佛、求菩萨、吃斋、念佛有古怪。


记得有一年初春,女朋友买好香和纸,我跟她到寺庙里去还愿。不知怎么地,我就站在寺庙外等她完事后一起走,连庙门都未曾踏足过。


哪怕诸佛菩萨就在眼前,我们自己没有想见的心,也会无缘相见。



2015年,真正的缘分到了,走进佛学的殿堂才发现,佛陀向我们所展示的世界,玄妙有趣。


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才发现,走向觉醒的路上,不仅有趣还非常有用,解决了我的困惑和不安。


诸佛菩萨所传授的佛法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依个人善根而现善缘。


能够汲取多少阳光养分,全看我们自己有多少心在上面。



身心俱疲之下与佛相遇


回首往事一幕一幕,如果没有佛学,我想,我真的很难走到今天。


2014年年初,我个人的事业倒塌了,还负债累累,种种打击接踵而至,在一起三年多的女朋友也分手了。


那段日子,如果能睡着就是噩梦连连,睡不着就是整夜失眠,每天都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


在这些打击下,我不仅要处理债权人债权合同的展期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寻求一个新的支点以支撑起自己,在事业上力求撕开一个突破口,重振旗鼓。


2.jpg


经历了一段度日如年的非人生活后,痛定思痛,沉下心来反思,总结自己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


总结以后并写了下来,以此来监督自己,不再延续之前的过错。


当感觉反省得差不多的时候,新的支点出现了,于是又想办法筹集启动资金,又开始拼搏努力。


一年过去后,积蓄起来的力量又被自己消耗殆尽。这一次重振旗鼓宣告失败,更惨的是直接将自己打入到更糟糕的困境里


当时,我遇到的苦难已经让自己难以再站起来了。没了可以折腾的空间,就闲了下来,万念俱灰之际,终于走进了寺庙。



在东华禅寺学会了奉献


佛学,为我开启了另一个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失去期待,失去希望,失去对明天、对未来的憧憬。而佛法,又让我燃起了希望。


随着缘分的推进,也从最初对佛学漫无目的学习,到遇见问题搜索答案,再到转入佛经学习,感觉收获了很多。


在东华禅寺里,每个人都在学习奉献。而在这样践行奉献的环境里,不会出现因为一点琐事就横刀相向的事情。


3.jpg


我从最基础的做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自己还不能营造一个善的环境的时候,就选择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的环境,主动融入到善的环境里去,一点一点培福报。后来渐渐明白这便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在这些年负债的时光里,我获得了绝大部分债权人的理解支持,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遇见了佛法!


以前老是喜欢在道理上去争个输赢,那时候相信争论一定能够让思维碰撞出火花,可是争来争去除了一个杠精的名字外,啥也没得到。火花有不少,但是转瞬即逝,不曾产生多大的价值。


《金刚经》里世尊有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才明白一个道理,无为法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里还有理解层次的深浅。


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每一个人的不同的经历。我们没有彼此的经历,怎么可能让彼此的认知保持一致呢?


求大同存小异,这才叫做智慧。



佛学重塑了我的三观


东华家风的第一句,也是万行大和尚的教诲——“信教先爱国”,以朗朗上口的方式将我们从信教这个个人信仰视角,一下就提升到爱国的生命视角层面。常常念之,它就像一个真言一样不断在塑造着我们的三观,扩大我们的认知。


认知大了,心胸宽广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事情小了,烦恼也就少了。


受到佛法的滋养,我的人生观不再是追求个人的成功,而是认为,人生境遇不论好坏,经历就行了。


4.jpg


我的价值观,从简单的“以财富拥有的多寡来判断价值”升华到“能够在相应的环境里以相应的标准去看待价值”。


世界观更是从以前身处的小团体、小世界扩大到社会、国家、宇宙。不再以我们人类短短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时间,来看人、看物、看世界,而是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时间和空间来构建更加广袤无垠的世界观。


佛学滋养着我,让我三观得到了重塑。


我再次审视自己走过的这些年,真的犹如大梦一场。财富从布施中来,服务也是一种布施,服务的人越多,范围越广,所能收获的财富也就越多。



敢于接受事物本身

就是一种解脱


世界还是原来的那个世界,经过佛法重塑后的我能够解读到更多的信息,信息多了,可供选择的路也就宽了


我每一天的焦点都落在了当下发生的缘分上,细细品味,觉照每个起心动念。


遇到事情,我会反思,我能为当下的缘分尽什么样的力,这种尽力能不能有第二种方式来体现?好与不好的感觉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如此坚持成为习惯以后,受情绪影响的情况越来越少。


万行大和尚在《心中月》中说道:敢接受事物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彻底地接受,就是彻底的解脱。接受它,就是消灭它的力量。不要对抗它,对抗它,就是承认它的存在,就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IMG_0705.jpg


身处在源源不断的因缘变化中的我们,有好与不好的评判,有满意与不满意的感受时,我们心中就装下了太多太多我们不曾接受的人事物。由这种感受、评判也反衬出我们的“执着”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再大的业力,遇到清净的愿力也都消了,再大的无明,遇到觉照也都破了。


听师父之言,行师父所指,敞开心扉,学佛做人,做人学佛。


彻底的接受就是彻底的解脱,心若无境,一切的发生都是刚刚好。


心中有万物,万物不留痕。随境能出入,方为自在人。



日记精选

《生死惊变之后,我从佛法中了悟生死,活在当下》

《从坚信佛教是迷信,到对佛法深信不疑》

《改变别人难上难,改变自己最简单》




11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键添加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