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禅寺流通处】你,距离偏见有多近?



人生的本质

其实就是不停与偏见对抗的过程。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摄影短片《被误解的艺术》,短片讲述的是都市里纹身师的故事。纹身,在当今社会一直是一种备受争议的行为。但其实就纹身本身来说,这类行为艺术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但在当下,我们常常因为不了解的未知,容易产生偏见。


那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种种偏见呢?


也许,是思维惰性

亦或者是简单粗暴的归因

f18b0b836aaa32c1569a6133f1ef87f.jpgIMG_2846.jpg

在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把一些“不好”,归咎至某一类人身上,就万事大吉,就算给自己一个交代,毕竟用心活,看起来好像是比较费力的,比较耗损大脑内存的。所以,慢慢的,我们就活在一个个根本察觉不到的偏见里,我们也不需要关心实际是什么样,只要外在呈现的状态和自己不一样,那就注定需要被质疑。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541.jpg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549.jpg


对于东华禅寺流通处来说,饱受争议、接受异样的偏见,是流通处这一路走来的常态。也许,深夜里他们也会被这些沉重的压力,逼得落下眼泪。但黎明破晓后,他们又会重拾自己内心,勇敢的面对一切。


流通处的全称叫“佛教法物流通处”。



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是“法物”,所谓法物就是以物载道,以物传法、传教,这里的“法和物”是一不是二,物即法、法即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要靠文字和语言、图案以及法物(器皿)来发展和传承传播的。


宗教的器皿为什么叫法物,而不叫商品呢?原因是她传承传递的是信仰,链接的是人和佛的信仰,而不是单单的买卖关系。法物流通处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从另一角度理解,他们也是在间接的传教、也是在普渡众生。


居士来到寺院都想发挥自己的特长,谁也不愿意在寺院里白吃白住,都想为寺庙做点贡献,既便是你来到寺院,你愿意白吃白住吗?难道你在寺院里不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吗?难道你的特长不是修行吗?寺院的居士来自各行各业,所以才有种茶的、画画的、开发工艺的、经商的。寺院所谓的经商不同世俗的经商,叫做法物流通,也是在传播佛法。

IMG_2924.jpg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558.jpg

很多山下的朋友,常常会带着不解的看法,认为东华禅寺流通处就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处。但其实,对于流通处的居士们来说,能够为寺院赚钱是能力的体现,是发心的体现,是智慧的体现,也是能让他们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功德资粮,提高自己的果位的。

IMG_2999.jpg

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那么那些难得一见的法物器皿,自然也不会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颂和拥有。如果没有流通处的存在,你又如何能够让一件自己心心念念许久的佛教物件,来到你的身边呢?


东华禅寺从2000年到2020年,二十年间一边建寺,一边回报社会,各种慈善,捐款捐物累计早已过亿,这些都是来自十方,也应该回归十方。


写到这里,我想起美国的一本经典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一段文字:“有些人,就是生来要去替我们做一些并不愉快的事情。”东华禅寺流通处的同事们,就是这样一群神圣的人。在偏见中行走,在行走中抛弃偏见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609.jpg

IMG_2925.jpg微信图片_20210819102617.jpg东华禅寺流通处对东华禅寺的默默奉献都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但我们现在所看到一切美好的又都是流通处带来的。


信众在流通处带走的每一件物品,在茶馆喝的每一口茶,在手工坊带走的每一串佛珠,都会转化成为寺庙的一砖一瓦。万里长城,靠的是一块砖、一方泥土的垒砌,东华禅寺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众多信众,也离不开流通处对东华禅寺的无私奉献。微信图片_20210819102623.jpg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628.jpg

流通处的东华禅是什么?

也许,就在岁月迢迢之中,以天地为标尺,个别的肉身只是朝暮之间的流萤,但无悔的奉献能让灵魂得到永生,你手中流过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修行路上的每一块青砖。

微信图片_20210819102635.jpg微信图片_20210819150141.jpg


◍ ☾

记住,别让偏见蒙蔽了你的双眼

别让误解挡住你人生修行的道路





0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键添加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