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

       开示


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


东华禅寺方丈 万行大和尚

养正堂开示



0004.jpg


佛菩萨为什么会有千百亿化身


(弟子问:世界和平塔里面装的是《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佛经上说陀罗尼经非常殊胜,我看了经,感觉像捡了个大便宜,所以心里开始疑惑,为什么它会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呢?请师父开示。)


佛的功德本来就不可思不可议,有佛塔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在,有经书在的地方也如同有佛在。所以拜塔就如同拜佛,拜经也如同拜佛。


有人说塔是佛的化身、佛的报身,这些说法都没错。因为佛会以不同的形象和形式展现在众生面前。


所以各教的信徒们一直有个争论,基督徒说观音菩萨是圣母玛利亚变的,佛教徒说圣母玛利亚是观音菩萨变的,伊斯兰教徒说释迦摩尼是真主安拉变的。


说法不一,争论不休。这样争下去有何意义呢?你认为穆罕默德说的是真理,你就信奉穆罕默德;你认为悉达多说的是真理,你就信奉悉达多;你认为基督耶稣说的是真理,你就信奉基督耶稣。


你认为别人说的不对,也不用去批判,因每个人的因缘和慧根不一样。


为什么过去的圣人有千百亿化身呢?因为慈悲。用上帝的话来讲是因为爱,用佛的话来讲是因为放不下众生——这副面孔你不喜欢,不接受,我就换一副面孔,直到你满意为止,直到把你带入道中,我才把真实的面孔展现给你。


你们说上帝的真实面孔是什么样的?真主的真实面孔是什么样的?佛祖的真实面孔又是什么样的?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你先不要看着遥远的神佛,就看看最亲近的父母吧。为什么你的父母有时候打你,有时候骂你,有时候把你抱在怀里亲你,有时候把你拉近一点,有时候把你推远一点,对你的方式千奇百怪,他们的目的有几个?(答:一个)对,只有一个。


所以你就能了解佛菩萨为什么会有千百亿化身了。为什么民间会传说神一会儿变成耶稣基督,一会儿变成穆罕默德,一会儿变成大梵,一会变成释迦牟尼呢?是真是假,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也没有意义。


只要你认为他能让你受益,就接纳他。你不喜欢的,也不必理会,自然会有别人喜欢。因为无量劫以前,每个众生种的因不同。


0001.jpg


因为每个众生都不一样


而每个人众生也不一样,有的人聪明,但不勇敢;有的人勇敢,但不聪明;有的人心胸宽广,但不聪明;有的人很聪明,却心胸狭隘。


你们说一个聪明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心胸气量?一个能忍辱负重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宽广的心胸、超人的智慧?(在座弟子答:是)。


既然都说是,为什么在很多人身上要么体现出很聪明,但心量很小;要么体现出心量很大,但不聪明;要么能说会道,很聪明,却贪生怕死,怕做事呢?


这也是禅机呀,也要在这上面参啊!你们都不思考这些问题,坐在这里任凭头脑胡思乱想!


为什么完美的综合素质很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具备了完美的综合素质,每个人身上都具足了万法。


不存在有智慧的人不具备心量、奉献精神、承受力;有心量、有承受力、有奉献精神的人不具备智慧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品质就是一个东西、一种力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宇宙中不存在两种力量。所谓的阴阳是形而下的表达,到了形而上的源头只有一个东西、一种力量。


所谓的无极生太极,无极就是一个东西,而太极就分为阴阳,就是二,就有对立了。比如有慈悲,有无明,有智慧等等。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我们学佛人身上体现不出完美的综合素质?往往都是片面、极端不足的呢?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肯定懂得谦让、协作,甚至牺牲。一个人的慈悲心,或者说一个人的品质往往在逆境的时候才会表露出来。


我们佛教徒都觉得佛菩萨是完美的,假如你不是佛教徒,你会认为佛菩萨是完美的吗?或者你是异教徒,你会认为佛菩萨是完美的吗?


每个教徒都认为自己的教主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其实,只要有色身存在,就有不完美的一面。


但是他这不完美的一面,也是为了让你了解何为完美。有时候完美的他必须以不完美的形象展现在你面前,目的是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我们这个团队,有的人有智慧,有的人有魄力,有的人有体力,有的人有韧性。总之你在一个人身上找不到十全十美,总会找到缺点和瑕疵。所有这些美好的素质都不会集于一人之身,所以我们要学会协作。


0007.jpg


佛菩萨为什么要轮岗协作


其实,大行、大智、大悲、大愿四大菩萨并非菩萨的境界、菩萨的果位,他们早已成佛了,已是佛的果位、佛的境界。


只是为了配合释迦牟尼佛教化三界众生而不入佛位,情愿坐在菩萨的位置上,扮演菩萨的角色。四大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早就当过教主


例如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叫正法明如来,这一世轮到悉达多当教主,于是正法明如来就扮演一个抬轿子的菩萨。


等弥勒佛当教主时,释迦牟尼佛也要扮演菩萨给弥勒佛抬轿子。你们看看,佛菩萨多会协作!


就像今天大家虽然坐在台下,但未必不会讲法,讲的也未必比万行差。只不过今天轮到我讲,我就坐到台上,并非我讲得好才上台。昨天晚上是HA讲,明天晚上是YH讲。


大家轮流在台上讲法、在台下当听众也是协作。假如我成佛了,今天我上台,你们就做菩萨,做“轿夫”,就要把我这台轿子抬好,还要抬得高兴,身上要冒汗,不要带着手套,擦着防晒霜,要忘我。


等到我这一阿僧祇劫的教主做完了,你们才能休息,才能真正涅槃、回归空性,回归三摩地。否则,只要我坐在轿子上,你们所有的佛菩萨都“不能”证入空性。


你们说四大菩萨扮演轿夫体现了什么?(在座弟子答:协作精神、心量)。我认为心量更贴切。虽然他们已经成佛了,却甘愿作菩萨,为别人抬轿子,这就是心量。


可是我们凡夫就做不到,总认为我比你强,凭什么在你手下干?只要有机会,我就出去另立山头,开山作祖。你们有这个想法是对的,应该有这个心量、魄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希望你们都能出去另立山头,开山作祖,我还会支持你们。


无论你建的是大庙还是小庙,性质是一样的,隔行不隔理。例如我们寺庙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是管理,就牵扯到人和事。事情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事,没有人是不会有事的。


所以与其说你在做事管事,不如说你在做人管人。而做人管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人的问题无非是思想和心态的问题、心理的问题。


你的心态、心念转变不过来,我就要做你的思想工作;我的心态、心念转变不过来,你也要做我的思想工作。


想看清一个人一定要与其共事,要在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彼此从未共过事,从未患过难,是无法真正认清对方的。


如果事事顺利,处处畅通,我们的品质是体现不出来的。例如你们想知道万行的心胸气量,只有当你们冒犯他的时候才看得清。没有冒犯他的时候,怎么看得清呢?


平时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只有牵扯到个人利益,乃至性命攸关的时候,才能真正看清对方。


我常说:一个人能做事,但绝对做不了一番事业。想做出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团队。


一个人字是两撇,三个人字就形成一个稳稳当当的众。众志成城,就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协作、如何互相帮助。


只有在协作和互相帮助的时候,我们的爱心、慈悲心才会散发出来。


0003.jpg


如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学佛的人经常怕招业障,怕因果。如此说来佛菩萨就不能接受信众的朝拜和供奉、不能度众生了。我们礼敬佛菩萨,供奉佛菩萨,的确能修得福慧。


当我获得了功德福报,我的业障到哪里去了?当你获得了功德福报,你的业障又到哪里去了?


在宇宙中,显态的力量和隐态的力量是平衡的。力量到了我这里,你那里就没有了;到了你那里,我这里就没有了。


业障并没有消失,就像你欠了别人钱,自己不还,让别人替你还一样。如果别人不替你还,最终还是要你自己还。


如果我们想成为佛菩萨,就必须超越业障这个概念。至于如何超越,你若认为有能力自己承担,或者能把业障化解,那是你的智慧。但是在心灵上,你必须超越——业障由我来化解,由我来承担。


否则你学佛不会上路,你也学不会,学不好佛。越学,你的气量越小,心胸越狭隘;越学,你的善缘越少。


菩萨是广结善缘的,佛就更不必说了。菩萨是介于罗汉与佛之间,既可上,也可下。作为一个佛子,你若处处怕业障,时时怕因果,肯定入不了道。


你自己可以不造业障,但是你要普度众人,倘若众生的因果、业障你没有勇气承担,就不配做一个佛子。因为一个佛子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


如何下化众生呢?就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如何上求佛道呢?就是把自己的身口意完全交给佛。只有当你把身口意完全交给了佛,你才能与佛相应,与佛融为一体。


0005.jpg


学佛应该体现的慈悲和智慧


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在我们身上就应该体现出慈悲、智慧。体现出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心胸气量,无所不承、无所不受的忍耐力。


倘若你什么都不能包容,什么都承受不了,什么都看不透,说不明,你所谓的慈悲只是自欺欺人,只是迷信。


一个学佛的人最忌讳虔诚而愚昧,虔诚而无明。但很多信徒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信徒,佛学知识非常渊博,信口开河,头头是道,但是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却体现不出学佛人应有的虔诚。


这就是学佛人最容易犯的两种病:一处是虔诚而无明;一种是有知识而虔诚不足,信仰不真。


佛学是智慧,是知识。你具备了智慧、知识,但是没有信仰,就意味着你的灵魂失去了方向,意味着你是一个没有方向的人,你把根本丢了。而有的人有了信仰,却又愚昧无知。


在宗教圈里,这两种病很多信徒必然会得其一。大家问问自己得的是哪一种病,是知识面广而信仰浅,还是信仰深却无明?


无明而信就是迷信。一个迷信的人是否有方向?没错,你心中是有方向,但你的方向是错的。明明北京在北方,因为你迷信,就说北京在南方,你心中的事实与外在的事实是相反的。


并非有一颗虔诚心就能往生。虔诚心必须建立在正知、正见、正信的基础上。你没有正知正见,怎么会有正信呢?你想要正信就必须先有正知正见,三者是一体分不开的。


我们学佛的人比不学佛的人我执更大,真的是跳出了火坑,又跌入了泥潭,这与在火坑里有什么区别呢?


学佛人都喜欢清静。但是,你要想清净就不要学佛,佛菩萨是不怕热闹的。菩萨要度众生,教化众生,整天都要被众生缠着。


如果佛菩萨像我们一样喜欢清静,怕被众生吵闹,他们肯定成不了佛菩萨。


并不像有些学佛的人理解的那样:我先成佛,成了佛我就不怕被众生吵闹,就能接受吵闹了。为什么不是这样?


你回避了烦恼,回避了人、事、物,难道就没有烦恼了吗?你有烦恼是因为你不会对治你的妄心、散乱心,没有智慧,处理不好身边的人和事。


你若会对治、会处理,还会有烦恼吗?所以我曾经说,烦恼断在烦恼中,智慧出在烦恼中。烦恼不是断在清净中啊!


你有智慧,有清净心,如何证明呢?我怎么看得到,检验得出来呢?不就是通过处理好那些繁琐的人和事吗?


所以凡夫是躲避人,躲避事,躲避环境,不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有智慧的人是不回避人,不回避事,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4.jpg

3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键添加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