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道——大地的精神

          开示


坤道——大地的精神


东华禅寺方丈 ┃ 万行大和尚

禅修班开示


这么多菩萨能回到东华禅寺,说明无量劫以前我们都在一起共过事,乃至一起生活过。所以看到大家,我一点都不觉得陌生。


尤其是女众菩萨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和事情,来寺院体验七天的禅修,真的不容易。也说明你们对自我进行了一次很大的突破。做一个女人非常不容易,尤其在中国,女人一辈子都是在默默地付出、奉献。


但佛性是不分男女的,把心打开了,都是一样的本来面目。可能在体力上女众赶不上男众,但是在心力上,或者说在韧性上,女众比男众要强一些,她们做事往往能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在道教文化中,天地被称为乾坤。乾是天,代表男性;坤是地,代表女性。所以中国文化将大地比喻为母亲,始终歌颂着大地,因为是大地养育了我们人类,养育了万物,万物都是在大地上繁衍生息,生存生长活动。


我们修行也要有大地的精神,能默默地承载,默默地付出和奉献,不求回报,而且无限地包容。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有大地的精神,只有带着大地的精神,你才会成就。


其实不管什么法、什么教、什么派,修的都是这颗心,都是认知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人的思想是需要碰撞的,不碰撞,很难产生灵感的火花。为什么古人修行会需要一个接引呢?(即禅堂里的老师父接引后学)因为过来人知道后学处于哪个阶段,需要用什么方式方法帮他度过这个阶段。


一个老师会面对千千万万个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都有他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身心状态,因此也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接引。


佛教说我们的佛性是清净的,圆满的,不需要修的。可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各个教派都在修呢?我们究竟修的是什么?其实修的都是累世遗留下来的恶习!就是因为恶习太多了,它在挡道,喧宾夺主了,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展现、流露出来的都是恶习、都是我执,而不是灵性的力量,自性的力量根本就没有使用上,被遗忘了。


我们请大家到寺庙里来禅修,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都有圆满的智慧,与佛相比,一点都不少,彼此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佛祖没有那么多恶习,没有我执,所以他就解脱了。


佛教的禅宗是围绕着禅在传播、在沿袭,禅才是佛教的核心,禅是没有教条,没有条条框框的。禅并非禅宗的专利。


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围绕着禅在阐述、在演变、在传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禅呢?修禅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想,而是不让我们胡思乱想,要专注地想、专一地想,也就是身心合一地想。你人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不能人在这里,心还在想着你的家庭、公司、孩子、先生等等。


当你形成了身心合一的惯性时,你到任何地方都是身心合一的状态。当第一步你达到了身心合一的状态,你再拿这个一和你所做的事情进行第二次合一。


例如在平时的工作中你养成了身心合一的习惯,今天来到寺庙里修行,很快就能与修行合一。如果平时你的身心没有合一,没有和你的工作合一,当你来到寺庙里禅修时,也无法与修行合一。


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容易忘我、无我,容易一根筋,那么你到佛门里来修道也是一根筋,也容易入道。如果平时你工作就无法达到身心合一,无法形成一根筋,你到佛门里来修道也无法达到身心合一,形成一根筋。


所谓的身心合一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合一,当它们合一时,再和你手头所做的工作合一,这就是修行的原理。如果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合一,也就无法和你的工作进行第二次合一。


如果你平时处处都能合一,明天你来打坐也一样能合一。只有达到了时时处处都能合一,当需要你分散的时候,需要你有化身的时候,你才能由一变成二、变成十、变成一百。你不能把万变成千、千变成百,百变成十,十变成一,你也没办法把一变成十,十变成百,百变成千,千变成万。                                                        

禅是什么

佛菩萨的七情六欲

怎样才能学以致用

你的行为也在载道

财色名利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心灵蕴藏的财富与资源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开示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0.jpg


5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键添加到桌面